首頁  >  凱風專區  >  學術
心理安全感的缺失與重構淺析

作者:張 明 · 2010-07-07 來源:凱風網

  關鍵詞:心理安全感缺失 社區服務 重構

  目前中國社會正處于急劇變遷中,新舊社會秩序與價值觀念體系相互沖突與重構,這為邪教的滋生提供了社會土壤。因此,新形勢下的反邪教工作需要注重社區服務,通過增強人們心理安全感,遏制邪教組織活動與生存空間。

  一、心理安全感的缺失

  馬斯洛指出,心理安全感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特別是滿足一個人現在(和將來)各種需要的感覺”?,F代社會中的冷漠、恐懼及無望、無力等情感容易使人產生不安全感,而這種孤立無援的不安全感反過來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已有的負性情緒。因此,心理安全感可看成是人們對現狀及未來的一種確定感和可控制感。

  在當今中國,社會充滿未知變數、焦躁不安、競爭與沖突,一切尚在成型與完善階段,這使人們感到不安與茫然,形成心理安全感的缺失。這種心理安全感缺失帶來人們心理安全感不足以及自我補償為邪教產生提供了社會條件。

  1、迷失的信仰

  伴隨社會轉型和西方思潮的涌入,原有價值體系和思想觀念面臨挑戰甚至解體,但新的價值觀念又尚未形成。雖然社會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呈現多元化特點,然而彼此之間認同度低,成員忠誠度不足,人們日益缺乏信任感,看似多元化的價值觀念體系實質缺乏穩固的心理基礎。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說,“認同”問題是過渡階段的中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同時,社會轉型、利益格局重組造就了一批“權貴經濟”群體和擁有壟斷資源的先賦性利益群體,也加劇了社會群體的相對剝奪感。對于某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損又無力改變現狀的社會成員來說,原有價值觀念受到沖擊,生活模式被打破,對未來的確定感和可控感正逐漸減弱?!斑@種痛苦生存的壓力會迫使他們不愿生活在現實中,而是沉溺于對未來美好生活虔誠的禱告中”[1]。所以,邪教組織在最初宣傳時,往往都用天堂、圓滿等美好字眼來迷惑群眾。

  對另一些人而言,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使其無所適從,他們需要有人幫助他們將復雜現象簡單化,以重新獲得對現狀和未來的掌控,即重構一個心理安全空間。這給了邪教組織可利用契機。一些邪教組織乘機而入,披著各種美麗的外衣蠱惑人心。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對兩個監管場所的邪教信眾的調查研究,追求“精神寄托”而參與邪教活動的人員占到總數的10.9%[2]。

  2、社會正義與公平的迷惑

  中國改革30年來成效舉世矚目,但對發展經濟的過于偏重,埋下了社會沖突的隱患。貧富差距、權錢交易、權貴經濟、壟斷經濟、司法不公等社會現象加劇了人們的社會不公感,改變著人們對社會正義與公平的原有想法。

  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研究報告》所說,中國社會風氣面臨沖擊:69.8%的人認為“善良正直的人常常會吃虧”,贊同“有關系或后臺硬,要找份工作不是件難事”的占84.5%。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挫折感、社會不滿與對立情緒增加,不同群體間的信任感減弱,更有心理極不平衡者做出反社會的報復性行為。如馬家爵案、成都“6·5”公交車燃燒案等,為我們提供了血的教訓。社會公平與正義缺失所導致的剝奪感、不安全感以及邪教充滿煽動性的話語將部分社會成員推向邪教深淵。

  3、陌生人世界里的疏離感

  馬斯洛將人們需求分為五類,其中之一就是愛和歸屬的需要。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人類具有群居傾向,任何社會成員都期望歸屬于某一群體。對于深受傳統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人而言,該特性表現得尤為突出?!凹冶疚弧币约凹w主義思維模式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注重明晰自身位置,自覺履行群體規則。

  轉型社會的來臨打破了這種固有格局,穩定的社會秩序面臨解構與重組?!爱敺€定的社會關系被打破,人們相互之問的共同感逐漸削弱時,認同對象陷入一種非確定狀態之中,認同主體也隨之陷于懷疑之中:我究竟是誰?我究竟在世界中處于什么位置?”[3],人們的自我歸屬感喪失,社會歸屬感缺乏。與傳統社會相比,現代社會中的初級關系和初級群體日趨式微,次級關系和次級群體的作用增強,人際交往變得日趨功利性、契約性。孤獨、冷漠和疏離成為現代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的副產品。

  同時,改革過程中產生的下崗、失業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加劇了人們的危機感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人們一方面失去了原有穩定、熟悉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感到被社會拋棄和邊緣化。猶如原始宗教的產生源于遠古人類對自然的恐懼和崇拜,現代社會中的人們面對充滿風險的社會時,也希望獲得外界幫助,以代替原有群體支持或獲得對未來的可控感。

  “群眾的心理饑渴是邪教滋生的社會溫床”[4],在“熟人社會”社會秩序解構,“陌生人社會”的現有社會支持體系難以滿足需求的情況下,一些人選擇了邪教組織。

  二、心理安全感的重構

  面對社會成員心理安全感減弱這一社會現狀,增強人們心理安全感,重塑心理安全空間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是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社會和諧運行的內在心理防護,也是反對邪教,取得反邪教斗爭最終勝利的有效途徑。在這過程中,社區因其獨特地位,成為重構人們心理安全感,鏟除邪教滋生土壤的重要陣地。加強社區建設,尤其是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成為新時期反邪教斗爭的有利武器。

  1、日益凸顯的社區地位與多元化利益主體需求

  原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中國社會實行以“單位制”為主的社會管理體制,社會成員對單位具有極強的依附性,人們的社會活動體現的是一種“單位身份”,而非“個人身份”。改革開放后,中國政府提出“小政府,大社會”,原先依附于單位的各種職能回歸社會,人們與社區的聯系日趨密切。社區成為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協調社會各方利益,化解社會矛盾與沖突的基本單位,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緩沖器與減壓閥角色;社區服務功能日益得到重視和完善;社區成為重構人們心理安全感,鏟除邪教滋生土壤的重要陣地。

  然而,社區利益主體多元化和服務能力不足使社區服務面臨挑戰。流動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個體經營者、三資企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的出現,沖擊著單一的行政化服務方式;老齡化社會、空巢家庭、獨生子女喪失的特殊家庭等新社會問題增加了社區服務的難度。社區服務需要實現多樣化、地域化,即針對本社區居民構成特點,采取針對性、差異性的社區服務。但實踐過程中,社區服務性資源短缺、服務功能薄弱造成社區不能有效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

  這給了邪教組織吸收新成員的機會。他們以關心、幫助解決困難、提供服務為借口,在人們求助社會未果、需要社會支持或精神空虛時趁虛而入,將人們先拉入組織,再加以精神控制。

  2、解決之道——強化社區服務功能

 ?。?)關注社區弱勢群體與邊緣群體

  在實現社區服務多樣化和針對性時,不能忽視弱勢群體、邊緣群體需求。這些群體成員的心理安全感薄弱,許多人處于心理與經濟雙重壓力之下,被孤獨、悲傷、對未來生活的迷茫、絕望等情感所籠罩,急需社會支持與幫助。

 ?。?)發展社區文化教育

  社區文化教育服務具有消除社區貧困亞文化的重要使命。通過教育,改變弱勢群體、邊緣群體在整個社會分配體系中的不利地位,擺脫由于長期無權、失語、受歧視與排斥所形成的“失能”狀態,切斷貧困惡性循環,從而樹立對未來生活的信心,抵制邪教誘惑。對于群體成員而言,社區文化教育為其提供了自我發展、擴寬人際交往網絡、完善社會支持體系的機會,有助于增強社區歸屬感。

  因此,需要強化社區文化教育功能,通過教育為弱勢群體與邊緣群體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通過提供交流場所和機會改變現代社區普遍存在的冷漠疏離狀態,重新構建社區成員心理安全空間。

 ?。?)心理咨詢與服務

  只有心理和諧才能增強對邪教的防范能力。據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數據顯示,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超過1億,主要為焦慮障礙和以抑郁癥為主的心境障礙[5]。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然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社區心理咨詢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社區內專業人員缺乏。

  因此,通過定期開展心理講座、提供固定的專業心理咨詢服務,實行患者康復和回歸社會工程,提高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構建起一個心理和諧的社區。

  心理安全感的減弱是當代中國人面臨的一主要問題,這為邪教組織的滋生和發展提供了社會土壤。在和諧社區建設中,注重社區服務并由此增強人們心理安全感,成為反邪教工作的新選擇。(作者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

 

  參考文獻:
  1、郭子賢:邪教現象的社會心理分析,《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2、吳東升:當代中國邪教信眾的分析,《江海學刊》2005年第1期
  3、吳玉軍,李曉東:歸屬感的匱乏:現代性語境下的認同困境.《求是學刊》2005年第5期
  4、邱鴻鐘:當代邪教的文化心理分析與思考,《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6月第2卷第2期
  5、數據來源:北京《新京報》2009年1月5日

 

【責任編輯:舍得】

分享到:
責任編輯: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偷人_精品人妻午夜一区二区三区_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会所_免费观看A毛片一区二区不卡